心理健康知识普及

发布日期: [2024/10/12] 点击数:399

  一、 什么是心理健康?

  个体能够积极适应环境,有正常的认知水平,稳定愉快的情绪,客观现实的保持积极平衡的意志行为,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状态和拥有正常的自我控制能力。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?

  1、 智力正常: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、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的心里条件,同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,因此,衡量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,关键在于其是否充分的发挥了自我效能;
  2、 情绪积极稳定:积极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。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经常保持积极、愉快的心境,热爱生活,遇到挫折时,能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,积极面对。反之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;
  3、 人际关系和谐: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有广泛的人际关系,能理智的接受和给予爱,能正确处理人际冲突。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,则自我封闭,或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经常发生冲突,从而因为缺乏交往技巧而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;
  4、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:心理健康的大学生,表现为精力充沛,勤学好问,勇于创新,然而整天紧锁双眉,像小孩子一样喜怒无常,过度依赖别人,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。
  二、如何提升心理健康?
  1、适当运动:适当运动可以释放积压在体内的负面情绪和能量,促进多巴胺的分泌,有助于放松压力;
  2、 心理咨询:如果心理上的困扰影响到了工作学习和生活,可以咨询专业心理医生,借助心理咨询,缓解不良情绪;
  3、 情绪调节:通过做其他事来转移自己的视线,培养兴趣爱好,排解不良情绪;
  4、保证充足的睡眠:睡眠时间减少会导致情绪低落,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。

 

私立华联会计系
ICP备案序号:粤ICP备05008887号 私立华联学院-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
@心理健康咨询中心